
“3月我们团队月结案第一次突破100件,比改革之前多了几十件。现在的速裁机制确实发挥了简案快审的效能,加上团队小伙伴们加班加点地干,才有了我们结案数量的突破。”莱山区人民法院速裁团队员额法官许春莲说。
让更多案件走上速裁“快车道”
如今,莱山区人民法院有两个速裁团队,一个入驻了莱山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另一个便是许春莲团队。两个团队均由1名员额法官、2名法官助理、2名特邀调解员和3名书记员组成。根据2025年莱山区人民法院审判团队的改革要求,速裁团队要全面推行要素式审判,简化庭审流程、精简裁判文书格式,力求“简案快审”,同时坚持“效率与质量并重”。
除了8类商事案件交由律师调解和因当事人申请保全暂不能调解的案件之外,其余案件都转到速裁团队特邀调解员手中,先由他们将能够调解的案件筛选出来进行调解,其余案件转给法官助理进行第二次筛选,也就是繁简分流,将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简易民商事案件留下来走速裁,其余案件转到精审团队审理,目的就是缩短办案周期。“我们拿不准能不能速裁的,员额法官就发挥经验优势决定案件去留,目的也是让更多的案件能够走上速裁这条‘快车道’。”团队法官助理毛帅说。
“改革要求我们速裁团队办案又快又好,力争审理全院70%的案件,甚至更多,我们必须高速高效运转。”许春莲说,“除了主观上积极主动‘快’起来,我们还向科学管理要速度,不断优化团队内部的资源配置,小伙伴分工清晰、高度默契,各项工作衔接有序、运转顺畅。”
调解员“入队”释放更大解纷效能
相比之前,该院速裁团队最大的变化是将特邀调解员直接嵌入到了团队里,由法官和法官助理随时指导调解,并为调解员配备了专门的书记员,也是为了提高调解效率。
“我们团队的两个特邀调解员责任心和事业心都很强,调解效率也很高。”许春莲介绍,3月团队结案100件,其中调解及撤诉82件。
特邀调解员王洪霞把调解当成自己的一份新的事业,充分发挥自己在保险行业积累的与人沟通的经验,很快就进入角色。“调解不是简单地和稀泥,一定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去调解,这样才能让双方当事人都信服。”她说,除了跟法官和法官助理请教,她还利用点滴时间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特邀调解员黄砚春退休前是一名派出所民警,在职时就经常调解纠纷,喜欢帮辖区群众和企业解决矛盾纠纷。“我就喜欢实实在在地干工作,现在‘专职’干调解,有‘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感觉,很充实。”黄砚春说,“只要把群众当亲人,做到热心、耐心、用心,基本上都能做通工作,难就难在有时联系不上被告,没法开展工作。”他前不久调解了一起劳务纠纷,从立案到被告给付结案总共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其实我们和群众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想快点把案子办完,快点让当事人拿到钱,谁想把案子留在自己手里攒着。”许春莲真诚地说。
一口气都不能松要快马加鞭继续干
作为员额法官,许春莲一天要开庭四五次。开庭之前分析诉状和证据情况,开庭后跟法官助理沟通庭审情况,以便于法官助理起草法律文书。法官助理的任务也很重,不仅要指导调解员的调解工作,还要做繁简分流和庭前质证、鉴定等程序性、事务性工作,此外还要写法律文书。“案子太多,两个法官助理写不过来法律文书,我也得一起写,最后还要审核。”许春莲说,“每天真的像陀螺一样,开庭说那么多话,到下午经常嗓子就哑了。”每天,她一般7点半就来到法院,梳理一天的开庭安排和团队的整体工作,然后就忙开庭,晚上6点半左右才能回家。
正是速裁机制的优化和团队各成员的高效运转才有了许春莲团队月结案数量的突破。但是,每天依然会有新的案件分流到团队。截至目前,许春莲团队在手案件已达400多件。
“案子真的太多了,一口气都不能松,还要快马加鞭继续干。”看着电脑屏幕上的团队收案数量,许春莲略显疲惫地说。
YMG全媒体记者 任雪娜 通讯员 付荣进
责任编辑:盖鹏
相关文章:
安康汉滨法院 | 谢谢你,法官!一面来自被告人送来的锦旗04-14
高杨:白纸作画 书写起步区“铁军”传奇04-14
中欧双方团队就电动车谈判开始接触04-13
最新补贴来了!河南七部门发文04-13
《烟台日报》:莱山法院许春莲速裁团队月结案突破100件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