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杨:白纸作画 书写起步区“铁军”传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8:03:00    

3月26日上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黄河体育中心专业足球场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机器的轰鸣声、钢筋的撞击声、工人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建设乐章。中建八局一公司济南黄河体育中心专业足球场项目经理高杨从高耸的脚手架和忙碌的工人之间穿梭而出,身上沾满了泥土,脸上却满是坚毅与专注。他抬手擦去额头的汗水,望着眼前繁忙的工地,眼中满是对项目的执着与期待。

走进高杨的办公室,墙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施工图,而其中一张足球场项目效果图赫然醒目。高杨指着墙上的图纸说:“足球场项目是省市重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有很多的新工艺是之前没有接触到的。”时间倒回到一个月前,那时,他和团队正为如何攻克大跨度悬挑工程的卸力问题而绞尽脑汁。“悬挑结构在成型前无法依靠自身承重,需要124组格构柱胎架进行辅助支撑。稍有不慎,局部应力超限,整个结构就会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瞬间坍塌。”高杨皱着眉头说,仿佛又回到了那段艰难的时光。

那段时间,高杨和他的团队几乎日夜泡在工地上,如同一群在黑暗中摸索的探险者,反复研究、模拟、推敲每一个细节,他们对每一个方案、每一个数据都精雕细琢,经过五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攻克了这一难题,决定采用超大型构件液压同步卸载技术,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扫清了障碍。

当来到卸力施工现场,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惊。88台液压千斤顶整齐排列,44组工人协同作业,机器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声,如同战鼓擂响。历时9天,以毫米级精度完成49厘米的卸载,将1.6万吨荷载转移至钢结构自身平衡体系,与团队预期效果基本一致。高杨站在一旁,望着眼前的一些,眼里闪过一丝欣慰。他和他的团队用智慧和汗水,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变成了现实,让这座足球场从蓝图一步步变为令人惊叹的建筑奇迹。

“2022年7月,我来到起步区参与足球场项目建设,那时候没水没电,整个工地更是一片荒芜。”高杨说。工期紧、任务重,高杨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带领团队投入打桩施工。2650根工程桩,一个月为期,每一根桩都是一次挑战。“我们团队24小时三班倒,项目部每天灯火通明。”他说。仅用时35天,他的团队便圆满完成任务,为后续施工筑牢根基。回想起那段经历,高杨骄傲地说:“这就是我们的‘铁军’速度!”

高杨的骄傲不仅仅源于项目的成功,更在于这片土地给予的广阔成长平台。在济南起步区“打造黄河流域人才集聚高地”的战略牵引下,高杨将个人经验转化为团队成长的催化剂。他牵头成立的大跨空间创新创效工作室,联合周绪红院士团队成立博士工作室,与高校共建实验室,将施工现场变为“露天课堂”。这种“院士+高校+产业”模式,孵化出21项专利、18篇论文,更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1名、产业化工人90余名。青年工程师研发的钢构柱快速校准装置,在“五小成果”评选中摘冠,都是他推行“传帮带教”机制的鲜活注脚。

从荒芜的工地到人才成长的沃土,高杨和团队用汗水和智慧,书写了一段属于“铁军”的传奇。“选择起步区就是选择未来。”高杨的感慨道出建设者们的心声。起步构建起全周期人才生态,让建设者心无旁骛攀高峰。高杨作为其中一员,他带领团队以“世界级工程”为纸,以科技创新为墨,在齐鲁大地勾勒出产城融合的新图景。

乘着起步区建设东风,相信当2026年竣工时,这里不仅是6万球迷的狂欢圣地,更是起步区“人才—产业—城市”共生发展的时代答卷。而高杨和他的团队,也将成为这片热土上最耀眼的“书写者”。(大众新闻记者 刘飞跃 王雅雯 胡沥中 海报设计 王雅雯 视频 王雅雯)

相关文章:

农大科技北交所IPO进入问询阶段04-15

4小时“显微绣花” 陵水中医院为受伤建筑工人成功保住手指04-15

京东发文:不打口水仗,本季度再招收不低于5万名全职外卖员04-15

英特尔德国马格德堡晶圆厂项目推迟,工业用地暂重新用于耕作04-15

总投资约33亿!洛阳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产业园项目开工04-15

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片|同行04-15

农发行岳阳市分行多措并举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04-14

优秀!高明这个案例上榜“佛山市十大改革创新典型案例”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