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化基因融入城市肌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04:59:00    

【文化中国行】

在清明小长假期间,山东潍坊市文旅局、潍坊市博物馆以“潍坊象”化石为创意来源,设计研发的“潍坊象”毛绒玩偶等文创产品受到游客的热捧,成为独具特色的城市礼物。

潍坊象化石出土于1979年潍县望留公社(今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望留街道)武家村,它是唯一以中国城市命名的猛犸象种类,也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体形最大的象。

2024年底,潍坊博物馆举行了“盛世吉祥——潍坊象化石展”,这是潍坊象化石出土以来首次向公众展出。“潍坊象是潍坊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潍坊市博物馆馆长介绍,如今,以“潍坊象”为原型的四座大象雕塑——朝阳象、安定象、望海象、迎恩象成为矗立在潍坊东风桥上的城市符号。

近年来,潍坊将文化基因融入城市肌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光彩,更为潍坊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走进潍坊市寒亭区西杨家埠村的杨红卫工作室,潍坊风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红卫刚刚制作完成了“中古友谊之龙”龙头蜈蚣风筝,这是她应邀为中国和古巴建交65周年定制创作的主题风筝。这一风筝的腰节设计为65个,象征着中古建交65周年,也寓意着中古友谊长长久久。

“‘银线连四海,友谊达五洲’,风筝不仅是传统技艺的展现,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杨红卫说,希望通过这只风筝,为两国之间的友谊添彩。

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高密剪纸、潍坊核雕……这些非遗传统技艺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承载着潍坊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智慧,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如今,在潍坊深入推进文化“两创”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碰撞出了绚丽的火花,潍坊的文创产业蓬勃发展;同时,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当游客走进潍坊,在十笏园文化街区,既可以欣赏到传统的建筑艺术,也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潍坊小吃;在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既可以了解传统风筝的制作过程,也可以选购精美雅致的风筝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在坊茨小镇,既可以感受山东近现代工业变迁的百年沧桑历史,也可以在颇具年代感的老街巷漫步拍照……

“潍坊深入推进文化‘两创’,不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潍坊的文化影响力和城市软实力。”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相关文章:

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多方面简介04-15

云阳蔈草镇:多举措打造“廉洁村居”样本04-15

诗画江南 匠心浙里——浙江省残疾人工艺美术展亮相故宫04-15

2025“春游齐鲁”服务消费季暨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4月19日启幕04-15

总投资约33亿!洛阳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产业园项目开工04-15

文化基因融入城市肌理04-15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大馆造“顶流”小馆玩氛围04-14

沈阳博物馆展出易县大北城宋辽金银器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