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种打着“注销支付宝学生账户”旗号的骗局悄然出现,不少人上当受骗。沈阳铁西警方提醒,这其实是“注销校园贷”骗局的变种,换汤不换药。
典型案例:
大学生被“客服”引导欠下网债
近日,大学生小王接到一通自称是支付宝客服的电话。对方准确说出了小王的姓名、学校等个人信息,称小王在上学期间注册了支付宝学生账户,现在国家政策调整,学生账户存在风险,需要进行注销操作,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小王起初有些怀疑,但对方通过发送带有官方标识的文件截图,还引导小王添加了“支付宝官方在线客服”的QQ。
在“客服”的指导下,小王被要求先从支付宝借呗中贷款,理由是要将这笔钱转到指定的“安全账户”,完成资金流水验证后,才能顺利注销账户,且不会产生任何费用,贷款金额后续也会自动清零。
小王信以为真,按照要求贷款并转账。然而,转账后“客服”却失联了,小王不仅没有成功注销所谓的学生账户,还背上了贷款债务。
不止一起
全国多地发生同类诈骗
警方介绍,除了小王之外,在全国其他地区同类套路的电信诈骗也屡屡发生。
江西小刘接到自称“支付宝客服”的电话,对方精准说出其姓名、毕业院校等信息,并以“国家禁止学生账户存在”为由,要求其将“借呗”额度清空并转账至“银保监会账户”。小刘多次操作后,累计被骗7万余元。
安徽小李接到诈骗电话,对方以“更改学生账户身份”为幌子,诱导其下载会议软件并通过视频转账,最终损失5万余元。
浙江小张被假客服以“影响征信”为由,要求将“学生账户升级为成人账户”,被骗转账14.6万元。所幸警方及时冻结,追回8万余元。
警方解析诈骗套路:换汤不换药
警方介绍,骗子的套路就是冒充客服迷惑你,用影响个人征信恐吓你。之后要你下载贷款平台,清空贷款账号,转到指定账号。简单概括此诈骗套路就是先拼命骗你去贷款,再骗你把钱打给他。
精准信息获取: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学生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学校、身份证号等,利用这些准确信息取得受害者的初步信任,让受害者放松警惕,误以为对方确实是支付宝官方客服。
冒充官方身份:诈骗分子假冒支付宝客服,使用官方话术和文件,甚至通过伪造官方网站、在线客服等手段,让受害者难以辨别真伪。他们利用受害者对支付宝等正规平台的信任,实施诈骗行为。
制造恐慌心理:以影响个人征信作为威胁,抓住学生对征信重视又缺乏了解的心理,迫使受害者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操作。征信对于个人金融生活至关重要,学生担心自己的征信受损,在慌乱中就容易失去理性判断,落入诈骗陷阱。
诱导转账:以各种看似合理的借口,如资金流水验证、安全账户等,诱导受害者从支付宝借呗等平台贷款并转账。一旦受害者转账,资金就会迅速被诈骗分子转移,难以追回。
沈阳警方提醒, “注销支付宝学生账户”骗局虽然看似新颖,实则是“注销校园贷”骗局的延续。只要我们保持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学习相关知识,就能有效避免落入此类诈骗陷阱,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通讯员 佟浩宾 本报记者 吕洋
相关文章:
警惕“注销支付宝学生账户”骗局04-16
重庆万州:2名女子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民警争分夺秒化险为夷04-15
美国加州住房危机有多严重?美媒:学生不得不在汽车里睡觉04-14
高瑞东 王佳雯:政策积极效应释放,信用活动表现超预期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