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来自江苏的麻醉与疼痛医学科大夫,因为在疼痛门诊接触到了一些同时伴有睡眠障碍和抑郁焦虑的患者,心生进修学习的想法,经过科主任推荐,报名参加了安建雄教授创办的“第七届麻醉创新诊疗培训班”,报名后安建雄教授时刻关注培训班群里的各位老师的需求和疑惑,耐心解答,去年三月的潍坊,春雪诗意浓,学习班一片火热,大家对于安建雄教授创建的:两弹一调控、两快一滴定、超快速抗抑郁等这些书本上学不到的麻醉创新诊疗等原创概念和体系都有浓厚兴趣。安建雄教授教导我们如何发挥我们麻醉科医生的特长创新性地为病人服务,让麻醉科医生从“幕后英雄”走上更大的舞台。看到那些传统治疗束手无策的顽固性失眠、难治性抑郁患者通过新型调控技术重获新生时,我毅然决定申请半年的深度进修。


2024年10月,我再次来到了金秋潍坊,映入眼帘的宛如一幅绚丽多彩、韵味无穷的画卷,初来科室报道,安建雄教授安排助理带我们这些进修老师们去医务科办理手续,王若国老师给我们进行了入科培训,说主任特别关照让我们有生活上的困难都可以找他们,进入疼痛与睡眠中心这个大家庭让我倍感温暖。

交班篇:早晨交班是科室人员最集中的时候,安建雄教授说:“做工作要善于总结,要防微杜渐”。每天会认真听取前天所有患者的诊疗情况,询问有无不良事件,复杂患者由床位医生汇报病史大家讨论根据需要安排多学科会诊,并部署下阶段的工作计划,每周两次的文献研读和病例讨论,让我们这些进修医生可以更快地成长。让我深切感受到:这里不仅是技术的高地,更是医者仁心的精神家园。

门诊篇:门诊大部分都是来自外地的并且是辗转于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安建雄教授常说:“要珍惜外地患者,服务永远可以改良。”因为患者较多,有些患者需等待至中午才能接受治疗,为了让远道而来的患者少挨饿,早返程,安建雄教授特地安排医生轮流早晨7点到岗接诊患者。面诊时,安建雄教授会让患者坐在身旁,亲切和患者交流,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将相关可能的副作用告知家属。门诊接诊两个严重自杀倾向的患者记忆深刻,他们均是有想法有计划并实施过,一个是父亲带着从内蒙古来的22岁小伙子,不配合问诊,觉得无人能拯救他想离开世界的想法。另一个是母亲带来17岁的男孩,来就诊前两天吞大量药物自杀抢救,短短半年自杀六次,秀气稚嫩的脸庞讲诉他的消极想法令人心疼,不过可喜的是经安建雄博士治疗两周后来复诊时,他们精神状态明显改变,22岁小伙子认真听着主管大夫的宣教,积极提问,17岁的孩子母亲脸上也挂着笑容,经过询问两人都已无自杀想法。每一个生命都弥足珍贵,安建雄博士带领的团队,不断研究创新,为这些患者制定专属的治疗方案,帮助更多“破碎的青少年”重燃生命之光。

治疗室篇:治疗室一直是“危机四伏”的地方,安建雄教授将“安全是1,其他是0”的理念刻入每个细节,每个治疗间需要一个本院高年资大夫在场,“两快一滴定”前需检查房间内简易呼吸囊,氧气设备是否到位,“超级电休克”前安建雄教授会询问:四要素是否达标?(牙齿保护、BIS、肌松、阻抗),“超级磁休克”前关注患者生命体征,BIS值,肌松,麻醉药物起效时间,选择合适时机操作进行磁休克治疗确保癫痫波发作时长达标。

随访篇:最触动心灵的,是那些穿越黑暗的生命故事。一位来自北京我国顶尖学府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因“重度抑郁”就诊于多家著名医院,口服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仍不明显,就诊的时候自杀自残意念强烈,家属焦急万分说:“孩子很痛苦,情绪低落,所有的事情都做不下去,已经无法完成学业。”安建雄教授接诊后万分痛心,建议孩子接受超级磁休克治疗。治疗后24h随访,家属反应这是孩子患病3年来情绪最为稳定的一天,72h随访时家长反应孩子情绪好转,治疗之前孩子不愿意下楼梯,稍活动乏力,现在孩子愿意出门活动,在山东游玩了一天,回家后也能整理自己的学习资料,家长感到万分惊喜。治疗后3周孩子家长电话反馈孩子情况越来越好,治疗前颓废、无力、绝望,治疗后孩子情绪稳定、有动力,在家整理了五万多字的学习资料,没有了消极想法,家长也放心孩子在家自己去上班了。另一名印象较深的“重度抑郁木僵人”,初次就诊有典型的木僵三不表现:不说话,不沟通,不进食。问诊时需要做量表,把手机放在他手心都握不住手机滑下,经过安建雄博士团队的超快速抗抑郁治疗后,第二天在治疗室看到他自己拿手机打开付款码缴费,周围人都感觉惊讶,但是还是不愿意说话,一周后随访家长反应孩子可以吃饭,愿意沟通,活动也多了。一个月后随访居然接电话和我交流,这是我和患者接触一个月才听到他开口讲话,让我惊喜万分,自己说比以前好多了,能正常吃饭,和家人沟通。随访时听到最多的话语就是患者及家属向安建雄博士团队表达感谢,安建雄博士的创新治疗给无数个饱受疾病困扰的患者全家带来了新的希望。

半年的进修学习结束了,离开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很是不舍,安建雄教授用创新诊疗模式重新诠释了麻醉医生的价值边界,让我们从手术室的"生命守护者"蜕变为疼痛与心理精神领域的"全能战士"。那些曾经蜷缩在绝望深渊里的生命,如今正在阳光下舒展绽放,这便是对医者仁心最好的定义。 安建雄博士及其团队的专业精神、创新理念和人文关怀,都让我深受触动。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将所学带回自己的医院,为更多患者带去希望和帮助。(江苏省靖江市中医院麻醉科 陈远)
相关文章:
俩娃深夜“自由行” 幸亏暖心的公交车司机04-07
爸妈一高一矮,孩子会是平均值吗?答案来了04-06
新华视点丨让逝者安详、生者安宁——基层安宁疗护现状调查04-03
生命接力 奇迹重生——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车祸重伤家庭04-03
中国—东盟中心举办“更懂中国”对话会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