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忙岁月农夫忙,春色溢彩劳力强。在泾川县泾明乡,田野上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妇女们忙碌的身影和机器轰鸣的声音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田园画卷。
组织动员“聚合力”,妇女变身“产业工人”
“以前农闲只能打零工,现在妇联组织我们去基地栽葱,一天能挣100元,还不耽误接送孩子!”正在田间忙碌的泾明乡群众龚秀花笑着说道。
针对种植大户集中栽植期用工紧缺难题,泾明乡妇联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神经末梢”作用,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精准对接:线上依托微信群发布用工需求、栽植技术要点等信息;线下组织妇联执委入户动员,将120余名留守妇女、低收入妇女登记造册,组建“巾帼栽葱突击队”,按照“大户点单、妇联派单、妇女接单”模式,分批前往雷家沟村、山底村2个高原夏菜种植片区参与劳作。
技能培训“添动力”,田间课堂“授人以渔”
“以前觉得栽葱就是‘挖坑埋苗’,现在才知道要选对品种、施好底肥、控制株距、开沟深埋、多次培土、科学预防,这样葱白才能长得又长又壮!”刚参加完培训的崔爱琴现场展示着新学到的“绝活”。
为提升大葱栽植效率,乡妇联联合农业公司开设“田间微课堂”,采取“理论讲解+现场示范”方式,围绕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栽植技术开展培训8场(次)230人(次)。同时,推行“1名技术员+5名妇女骨干”的“1+5”传帮带模式,确保栽植行距、深度统一,成活率达95%以上。
就业增收“增活力”,小葱托起“门前幸福”
“早上8点到基地,12点休息,下午1点到基地,晚上6点收工回家,两个月下来能赚6000多元,比外出打工方便!”山底下村妇女王爱琴算起“经济账”。
通过“大户承包+妇女务工”模式,泾明乡妇联有效盘活农村留守妇女劳动力资源。目前全乡大葱栽植面积已达1500亩,日均吸纳妇女劳动力150人,栽植期人均可增收2000元以上。
下一步,泾明乡妇联将持续深化“巾帼就业促进行动”,依托蔬菜产业优势,探索建立“妇女技能培训基地”,推动特色产业种植、采收、分拣等环节形成妇女专属“岗位链”,让更多妇女在乡村振。
通讯员 李文文 鲁文元 李 婷
相关文章:
OpenAI新规:组织想要用未来AI模型需先“验明正身”04-14
国际航创组织发布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中国航司跻身前五04-12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官员:加强对华合作有助于全球旅游业发展04-10
泾川:巾帼巧手栽出“葱”满希望04-09
以色列称打死巴勒斯坦武装组织两名高级成员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