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杨骏
4月10日,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第四次会议在甘肃兰州举行。
这场会议,由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联席会议办公室(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与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共同主办,换言之,这是一场由重庆和甘肃共同举办的会议。
按照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联席会议工作部署,办公室会议要在“13+2”(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湖南省怀化市)轮流举行。重庆和广西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最早的发起者,所以率先举行了前三次会议。
甘肃,为何能成为第四次会议的承办地?
渝陇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省际合作“典范”
共商共建共享,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核心理念,甘肃,则是这一理念最好的诠释。
早在2017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刚开行时,重庆与广西两地就意识到,想要发挥这条通道的作用,必须有更多“朋友”加入,才能避免恶性竞争,让其持续兴盛。甘肃与贵州,成为最早响应渝、桂的省份。
于是在2017年8月,渝桂黔陇四省区市签署了共建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省际合作机制正式成立。所以,甘肃算得上通道共建机制的“奠基者”之一。
但是,甘肃与广西北部湾相距两千多公里,此前也从未开行过类似的铁海联运班列,当地很多企业对这条通道的作用存在疑虑,这也导致甘肃在加入通道后,一直无法实现班列的常态化运行。因此,甘肃来向重庆洽谈合作。
经过协商,双方都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9年6月,重庆以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成员为班底,组织团队前往甘肃,在当地部门的支持下,合作成立了陆海新通道运营甘肃区域公司。这也让甘肃的通道建设有了运营平台。
“甘肃当时在市场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货代公司、货源企业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并不了解。所以,抵达甘肃之初,市场运营工作非常困难,可谓举步维艰。”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义真介绍说,为此,重庆团队根据自身经验,带着甘肃团队一起组织货源、开拓市场。
同时,重庆团队还将自身推进国际物流通道的经验与甘肃的同事们分享,借鉴成熟的出海出境大通道建设模式,推广“铁路箱下海”和“海运箱登陆”等有效做法。
也是在两地的携手下,2020年,甘肃实现了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开行。如今,甘肃融入通道建设的城市,也从兰州扩展到了武威、张掖、酒泉等地。
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重庆与甘肃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合作不是只停留在班列层面,更延伸到了信息共享、通关便利化等多个方面。双方有关部门还建立了定期交流机制,深入探讨物流组织、口岸通关、市场开发等。
渝陇依托通道深化产业链对接
若说首趟班列的开行是重庆与甘肃合作的起点,那么扩大货源组织,则让双方在通道合作上更进一步。洋葱就是最好的案例。
早在2023年时,重庆组织代表团前往东盟推介陆海新通道,现场,重庆不仅介绍了自身的情况,还提出建议:可以建立一条由东盟-重庆-西北地区的快速贸易路线,从而让东盟与中国西北地区的货物“双向奔赴”。也是在那次对接会上,东盟有企业提出对甘肃的洋葱非常有兴趣。
“重庆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运营组织中心,有统筹省际协作的任务。”刘义真说,既然东盟和甘肃有合作的可能性,重庆自然要推动这一合作成为现实。
为此,重庆团队回国后,马上又前往甘肃沟通,明确表达了东盟方面的意愿,甘肃自然也愿意合作。随后,重庆帮助甘肃对接东盟的洋葱销售渠道,同时在货源组织和路线规划上,为甘肃出谋划策。
比如,重庆为甘肃规划了一条以重庆为中转点,将甘肃洋葱运至东盟的路线。而甘肃又建设“洋葱深加工”项目,搭建农产品加工生产线,自主收储、自主加工,制定销售计划。
多方努力下,2024年,甘肃开行了陆海新通道(甘肃酒泉—马来西亚)全冷链洋葱班列,实现了“洋葱下南洋”。如今,甘肃的洋葱销往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安哥拉、日韩等国家和地区。
刘义真表示,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西部地区的物流出海通道,为西部地区的区域协作提供了载体。重庆与甘肃,便充分发挥其载体作用,让合作不断深化。
比如在去年12月,甘肃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把10车40尺集装箱装运的265吨进口木薯淀粉,老挝琅勃经磨憨口岸从重庆团结村站中转,运输时效比传统方式压缩至20天。这也标志着,甘肃正式实现了中老铁路进口木薯淀粉。
再如,今年3月底,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冻库迎来首批大宗冷冻产品入库。这批货物是由重庆与甘肃双方的运营公司开展的跨区域合作,通过“运贸一体”模式,让成都、安徽等地约900万元货值的冷冻猪副产品成功运抵重庆无水港冷库。
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组织中心主任刘玮表示,甘肃与重庆的合作,不仅体现在物流层面,更延伸到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多维合作,推动甘肃产品“走出去”的同时,也推动甘肃由传统的内陆省份向开放型经济转变,为其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以点带面”为西北地区提供“样板”
“重庆和甘肃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合作模式,对整个西北地区都有很好的‘示范意义’。”刘义真说。
刘义真说,“13+2”省区市中,西北地区因为距离钦州、湛江等出海口较远,在共建通道的过程中,一直找不到抓手。而甘肃通过与重庆、广西等地区的合作,结合自身产业特点,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的开放之路。
以甘肃陇南市为例,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当地的中药材、豆制品、山野菜、白酒、茶叶陆续搭乘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出口,贸易伙伴由2021年的10个增加到现在的31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由7种增加到16种。
也是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助力下,东南亚的热带水果、海产品,中亚的矿产品,欧洲的木材源源不断进口至甘肃;甘肃的农产品、石棉、纯碱、铝材等工业品远销中亚、南亚、东盟各国。
“西北地区其实都有能够挖掘的资源。”刘义真说,像陕西有丰富的苹果、猕猴桃等水果资源;宁夏的葡萄酒、枸杞等特色产品也适合出口;青海的盐湖资源、新疆的棉花和石油化工产品同样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这些地方特色产品都可以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走向国际市场。甘肃的成功,则为这些省区市下一步如何用好这条通道,提供了可复制借鉴的经验。
刘义真透露,后续,甘肃有希望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北枢纽”,辐射整个西北地区的同时,也带动这些区域加速参与到通道建设中来。
刘玮也表示,西部陆海新通道不仅是一条物流通道,更是推动产业合作、区域发展的纽带。通过甘肃的示范引领,通道未来有望实现对西北地区的更广泛覆盖,构建起连接西北、西南、华南和东南亚的立体物流网络。
原稿点击>>
这场“渝陇”合办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会议有何深意-重庆日报
相关文章:
兰州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中国兰州网2025年04月13日 14:11甘肃听全文星标04-13
【强县域 促提升】陇南 着力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04-13
国际航创组织发布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中国航司跻身前五04-12
专访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为东盟国家带来更多机遇04-12
冲刺万亿城商行,重庆银行后劲不足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