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打工人,能吃苦,千万别让肺“吃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2:53:00    

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

迎来第23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今年的主题聚焦

“坚持预防为主,守护职业健康”

常听周围的朋友感叹:

当今社会,只要我们肯吃苦

无论如何都是不会饿饭的

在我们努力打拼、追逐梦想的打工路上

许多工种都有一种

悄无声息却极具破坏力的健康威胁

它就是尘肺病

尘肺病是什么?

尘肺病(Pneumoconiosis)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如矿物粉尘、金属粉尘等)并在肺部沉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瘢痕化)的不可逆职业病。常见于矿山、建筑、冶金、陶瓷、石材加工等高粉尘行业的劳动者。

尘肺病类型

1.矽肺(最常见):由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石英粉尘)引起,常见于矿工、隧道工人等。

2.煤工尘肺:由长期吸入煤尘引起,多见于煤矿工人。

3.石棉肺:因吸入石棉纤维导致,可能引发肺癌或间皮瘤。

4.其他类型:如铝尘肺、水泥尘肺等。

病因与高危人群

致病原因: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粉尘环境,且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高危行业:煤矿、金属矿开采、石材切割、打磨、雕刻、建筑工地(尤其是隧道、爆破作业)、陶瓷、玻璃制造、铸造、电焊作业。

主要症状

1.早期症状:可能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咳嗽、咳痰。

2.中晚期症状:持续性干咳、胸痛、呼吸困难(尤其是活动后),易疲劳、体重下降,严重者可能出现咯血、呼吸衰竭。合并感染时可能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并发症。

如何诊断尘肺病?

三大原则需牢记!

尘肺病诊断需严格遵循国家标准《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GBZ 70—2015),核心原则包括:

1.明确的职业接触史:具有可靠的生产性矿物性粉尘接触史(包括工作单位、工种、不同时间段接触生产性粉尘的起止时间、接触粉尘的名称等),这是诊断的首要条件。

2.影像学检查为核心:技术质量合格的X射线高千伏后前位胸片或数字化摄影(DR)后前位胸片表现符合尘肺病的特征性表现为主要诊断依据。

3.排除其他肺部疾病:结合临床表现(如咳嗽、胸痛、呼吸困难)、肺功能、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资料等,排除肺结核、肺癌等类似表现的肺部疾病。

尘肺不可逆,

预防是关键!

1.减少暴露:优化工作环境,采用湿式作业、通风除尘等设备,降低粉尘浓度。

2.个人防护:劳动者应佩戴N95及以上防尘口罩、防护面罩。

3.定期体检:高危职业者每年进行肺功能检查+胸片筛查。

4.早诊早治:一旦发现疑似症状,立即脱离粉尘环境并就医!

常见误区

误区1:“戴口罩太闷,偶尔不戴没关系。”

→ 粉尘累积伤害不可逆,必须严格防护!

误区2:“离开粉尘岗位后就不会得病。”

→ 尘肺病潜伏期可达10-20年,脱离接触后仍可能发病。

误区3:“尘肺病只影响肺部。”

→ 可能引发肺心病、免疫力下降等全身性疾病。

资料来源:重庆健康科普、枣庄市胸科医院

(大众新闻记者 周欣怡 综合整理)

相关文章: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打工人,能吃苦,千万别让肺“吃土”!04-25

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第二轮核残渣取出作业完成04-23

宝安一地面塌陷,系地下不密实土体沉降引起,正抢修04-18

种地也能这么酷 “无人机陆地航母” 吉利雷达纯电皮卡交付江苏农垦 全新混动车型即将亮相上海车展04-18

贵州施秉:无人机飞防织密“保护网” 科技赋能铺就“丰收路”04-17

无人驾驶赋能春播 麦田喝上“营养水” 科技助力农业生产04-16

北大荒集团齐齐哈尔分公司 多举措助力粮食单产提升04-16

事关人员密集场所营业期间动火作业!咸阳消防最新发布→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