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院士专家行(论坛)举行 院士专家热议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08:34:00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院士专家行(论坛)高峰对话环节。

28日晚,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特色活动之一的院士专家行(论坛)在福州中庚聚龙酒店举行。

本次论坛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一主题,8位两院院士专家现场直接对话和交流,深入剖析数字经济在人工智能、政策环境、市场需求等多重要素共同作用下的演变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院士智慧。

拥抱人工智能

形成高质量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飞速革新,AI大模型迈入规模应用的新阶段,人工智能成为助推科技高质量发展、赋能千行百业的重要推手,特别是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展现出创新潜力。

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童庆禧是遥感技术与应用专家。他说,人工智能大模型对卫星遥感技术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升对自然环境资源的认知。

“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教授陈军认为,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梳理行业知识、总结应用,将专业智能和机器智能结合在一起,打造公共产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吴志强强调了青年人才的作用。他说,“杭州六小龙”的出现离不开当地庞大的人才群体。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需要人才支撑,要拥抱青年、招募青年,给青年发展的空间。

当前,ChatGPT、DeepSeek等通用大型语言模型已经展示出强大的能力,但在专业领域仍会力不从心,诞生了“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的需求。童庆禧、吴志强、陈军等院士,都认为行业大模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潜力,未来应打造一系列垂直领域的专业大模型,加速AI和产业发展的融合。

福建在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方面有哪些短板和发展机遇?与会院士专家认为,要发挥福建自身优势,利用好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平台,通过政策引导,加强人才培养和对外合作,将人工智能发展和千行百业融合起来,形成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趋势。

推动科技创新

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近年来,我国在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并在“智转数改”等行动的助力和培育下,涌现了许多新产业、新模式,有力推动了产业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软件所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主任林惠民指出,在应用型创新领域,企业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许多企业创新甚至走在了高校科研创新的前面,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需要有危机意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集团创始人邓中翰认为,科技成果只有通过转化应用,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必须深度融合,产业的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去创新,从而实现市场驱动带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同时,他还认为,福建、福州要抓好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契机,抓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周成虎认为,福州要通过产业带动、金融搭台、政府助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福州变化很大

榕籍院士点赞家乡

“每次回来都觉得福州变化很大,非常为家乡感到高兴!”林惠民院士是土生土长的福州人,在福州大学读完四年大学后,还留校当了两年教师。

此次回福州参加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林惠民院士的行程安排得满满的,他表示非常开心,也希望福州能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助力下,发展得越来越好!(记者 王光慧 陈坚/文 陈暖/摄)

来源:福州晚报

相关文章:

院士专家行(论坛)举行 院士专家热议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04-29

“自己生病却让别人吃药”!抹黑中国经济解决不了美国自身问题04-29

【资讯】丝绸之路离子治癌临床应用技术交流会召开04-28

深圳艺术家蓝予国画作品《竹林仕女图》被剑桥大学收藏04-28

海尔亮相中国制冷展!AI建筑黑科技让电费直降50%04-28

外资为何青睐苏州?逾3400亿签约解码“全球产业创新合作伙伴计划”04-28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交会|蚌埠56家企业亮出“科技王牌”04-28

机器人“派对”各展“身手” 解码人工智能新未来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