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
[唐]贺知章
bì yù zhuāng chéng yí shù gāo
碧玉妆成一树高,
wàn tiáo chuí xià lǜ sī tāo
万条垂下绿丝绦。
bù zhī xì yè shuí cái chū
不知细叶谁裁出,
èr yuè chūn fēng sì jiăn dāo
二月春风似剪刀。

字词注释
碧玉:绿色的玉石。这里比喻柳树叶嫩绿的颜色。古乐府《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后人因此也用"碧玉"称呼小户人家女子。
妆成:妆饰,打扮。
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绦,丝带,这里比喻柔嫩的柳条。
诗词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千万条垂下的柳枝像绿色的丝带随风飘舞,无比美妙。
不知道这细细的叶子是谁裁剪出来的,二月的春风如同一把神奇的剪刀。
特色赏析
本诗构思新颖,自然流畅,想象丰富,比喻奇巧,被人们视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通过对柳树生动形象的描绘,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使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前两句写柳树的整体形态。第一句以"碧玉"比喻柳树的青翠欲滴;第二句以"绿丝绦"比喻垂下的柳枝飘逸妩媚;
后两句是全诗的重点,诗人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出人意料地将春风比喻成剪刀,化无形为有形,大胆、别出心裁又十分贴切,堪称神来之笔。

知识百科
咏物诗
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描摹歌咏,仅《全唐诗》就录有咏物诗六千多首。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散文家曾巩也写过一首《咏柳》,不过与贺知章赞美柳树不同,曾巩是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把春天的柳树比喻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
拓展延伸
丰子恺写柳
现代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偏爱杨柳,曾为自己的小屋取名为"小杨柳屋",又常取杨柳作为画材。他在《杨柳》这篇散文中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进行描绘:
昨日天气佳,埋头写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边的长椅子里去坐了一会儿。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 S 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
相关文章:
购物卡成洗钱工具?警惕洗钱新套路04-22
金融助力,青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62亿元银团贷款落地04-22
国家安全部:反间防谍,依靠谁?04-22
又抬门槛,港人赴台遭百般刁难,岛内学者:让人再一次看清民进党当局真面目04-22
南华生物业绩大变脸:从预盈到预亏,退市风险警示迫在眉睫04-22
职校生:毕业后,这样成为“能工巧匠”……04-22